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战国军事纵横一文看懂230年战国军事史

2023-04-10 18:32:53 2884

摘要:​​【战国军事纵横:一文看懂230年战国军事史】战国之所以出现,归根溯源,可以归结到前546年的“向戌弭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在此之前的春秋时代,历史主流是大国争霸,以晋国为中心,与四周的楚、齐、秦等国连番竞争,“英雄五霸闹春秋”。虽然晋...

​【战国军事纵横:一文看懂230年战国军事史】

战国之所以出现,归根溯源,可以归结到前546年的“向戌弭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

在此之前的春秋时代,历史主流是大国争霸,以晋国为中心,与四周的楚、齐、秦等国连番竞争,“英雄五霸闹春秋”。

虽然晋国始终占据明显优势,但也无力“一统”各国,以赵武(即赵氏孤儿)为首的各国政要,终于对战争产生厌倦,难得取得“国际共识”,不打了,休兵,洽谈国际和平。

这就是“向戌弭兵”,为之后的中原大地缔造了数十年的整体和平环境。(其后战争转移南方,以吴楚、吴越对抗为主。)

国际矛盾没了,重心自然会转移到国内矛盾上。

引领历史发展的,依然是晋国,这就是著名的“晋国公卿争权”,这一阶段,是公卿大夫阶层实质取代诸侯阶层,成为历史主角的关键历史阶段。

最初是“十一家”,向戌弭兵后是“六家”,前497年“六卿争权”,剩下四家,再到前453年的“晋阳之战”,三家分智,最终只剩下魏赵韩三家。

而战国历史大幕也由此开启,“战国七雄”纷争不断。

1、旧霸新风

作为引领时代的弄潮儿,魏赵韩三家最迫切的政治任务,是获得当时世界的普遍承认。

因为他们只是“家”、公卿,不是“国”、诸侯,名份上永远低人一等,所以“三家封侯建国”就是他们努力的现实目标。

从前453年到前403年,这一阶段持续了四十年,最终由周天子出面站台,正式加封,魏赵韩终于达成所愿。

这一切的背后,是强大的实力支撑。在“三家封侯”前后时段,三家始终以同盟身份抱团合作,先后击败了齐国、楚国、秦国等传统大国。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公卿大夫阶层同样有能力做到诸侯阶层曾经达成的辉煌成就,甚至做得更好,三家完全可以毫无愧色的以“国”之名,傲立于天下诸侯国之林。

历史也眷顾了魏赵韩三国。以冶铁、牛耕技术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新革命,在三晋之地首先引爆,引发了当时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全方位深刻剧变,将历史推向新时代。

这就是一般常说的“战国变法”,魏国首先抓住这一历史潮流,以“李悝变法”为标志,国家进行全方位改革,以此先发优势,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举世公认的头号大国、文明灯塔。

这便是“旧霸新风”,魏国取代了传统的晋国,成为新时代的新霸主。

这一阶段,从前403年持续到前334年“徐州相王”,魏国当了七十年霸主国,最巅峰是前344年的“逢泽之会”,魏惠王“自封为王”,成为战国时代第一个与周天子并列的“王”,首创历史、独领风骚。

这一阶段最显著的历史表象是,当时世界的顶级人才都齐聚魏国,之后在各国大显神通的人才,也多数是从魏国“分流”出去的。

甚至,如果站在前400年这一历史节点,猜测未来谁将最终一统六合,恐怕无论当时还是后世的人,都不敢想象会是秦国。

因为此时的秦国,深陷传统封建制的泥沼,内部腐败、混乱不堪,国家已经岌岌可危,墨子曾评估当世国家,四强是晋齐楚越,秦国都已经被从“传统四大强国”中除名。

如果不是秦献公从魏国“取经”,痛定思痛,师法魏国开启彻底告别封建制的改革,秦国恐怕会像后来的越国一样,早就无声无息的消失在历史的浩渺烟波里。

事实上,越国正是因为没有迎合这一改革潮流,仍然顽强固守“封建制”甚至部落联盟制,这才被历史彻底淘汰。相信当时同类的国家肯定还有不少。

说回魏国。相比国家实力的无可匹敌,魏国在对外扩张的军事战略上,却因为缺乏经验或者短视,始终没有得以明确主要战略方向,反复无常。

魏国最早的战略方向,是向西攻打秦国。这就是“一战河西”和“二战河西”,在“兵家亚圣”吴起的主导下,秦国被彻底赶出河西地区,沦落到历史的最低谷。

(可怜的秦国)

如果当时魏国坚定西进、继续进攻(这是吴起坚持的),秦国“亡国”当属较大概率事件,也就不会再有后来的历史。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魏国终究没有灭掉秦国,这才给了秦国坐大的机会,魏国“西进”战略可谓半途而废。

之后魏国的战略方向,可以总结为犹如无头苍绳般的“四处出击”,反正它在中心,东南西北谁不老实,它就修理谁,但又一个大国都没彻底打死。

只能说,这是时代思维的局限,魏国初期几代国君,都仍是延续自春秋以来的“传统称霸思维”,而没有“一统思维”。当然,以此作要求,纯属苛责,属于历史后见之明。

而“三家封侯”之后的魏赵韩三国,因为共同目标的达成,势必渐渐分道扬镳,“战国七雄”的纷争由此全面展开。

如果评选战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383的棘蒲之战应该可以当选。

在这一战中,魏国、齐国、卫国联合,对战赵国和楚国,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除了秦国越国)全部参战,而且前后持续三年,这个战争时间和规模,属于历史首次。

2、四角向心

魏国战略方向调整的过程中,有一个重大事件,便是从安邑“迁都大梁”。

关于迁都时间尚无确切定论,但我赞同前361年的说法。魏国这么做,一方面是迫于西方秦国的东进压力,但更重要的,应该还是维持“称霸”局面,认定向东发展才是主要方向,原因也很简单,“中原富庶”嘛,经济最好。

但后来的结果我们都很清楚,大梁属于“四战之地”,从地缘军事角度出发,魏国这个战略决策,就长远来说,注定是昏招。

这也说明,历史的确是复杂的,在众多维度的决策选择中,很难知道究竟哪个才是最关键的。

但是,魏国也并未如很多人以为的那样,立马快速衰落,恰恰相反,魏国在迁都大梁后,不仅继续维持了霸主地位,而且远胜从前,“更上一层楼”。

前354年,走出迁都过渡期的魏惠王,开始掀起新一轮的称霸战争。

目标首选赵国,经过一年多的围困,攻下赵都邯郸。

在这个过程中,后世往往聚焦于孙膑的桂陵之战,其实桂陵之战只是整体战争中的一个局部战役,消灭的只是魏国的偏师,并未影响大局,关键证据就是邯郸最终沦陷,“围魏救赵”近乎扯淡,齐国最多算是趁火打劫。(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我以前的辨析文章。)

正因为桂陵之战的失利,魏惠王寻求报复,于前352年扩大战争规模,魏国韩国VS齐国宋国卫国,将后者三国打的大败亏输,请求楚国出面斡旋才告停战。这才是魏国和齐国的真正大决战,魏国完胜。

前351年,从东方腾出手来的魏国,集中兵力转向西方,不仅光复故都安邑,还在定阳痛击秦国,歼灭秦军大部主力。据说战后秦孝公吓到寝食不安,下令全国一级戒备,甚至组织敢死队来保家卫国。

前346年,魏国大举进攻楚国,攻占上蔡等地,楚国只能认怂。

这八年的战争,说明了什么?

说明魏国在这一阶段,彻底打服了全天下所有的大国,包括赵国、齐国、秦国、楚国,这个成就,旷古未有。

在现代影视中,魏惠王已经被嘲笑为愚蠢的“大胃王”,似乎他就是来搞笑的。

其实这都是后人的浅薄误解,若非有那些实打实的战绩,魏惠王再愚蠢,又怎么敢将自己架在火上烤,同周天子并列?

所谓“实至名归”,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巅峰成就作支撑,魏惠王才会在“逢泽之会”上称王,这才是历史的真相,也符合情理逻辑与历史规律。

这也是晋国数百年来传统霸主地位的最高顶点,由魏国达成“称王”成就,实质是成为“真正的周天子”。

而被现实打脸的各国,也开始真正反思,比如齐国,当初它坐视赵国被灭,名为“围魏救赵”,实则希冀魏赵两败俱伤、自己于中取利,在大战略上真的明智么?

真正服输的结论,由商鞅给出:“故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也!”

商鞅这是说的委婉了,其实何止秦国,当时所有的国家,单独决战魏国,都是必败,这不是什么理论推演,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既然单挑都注定不是对手,那么办法也就很简单了,大家联手呗。

所以商鞅才想出怂恿魏惠王“称王”的计策,实质是包藏祸心,让全天下联合起来,打魏惠王这个出头鸟,联合对抗魏国。

这是整个春秋战国史上的一个拐点,因为它将实质结束晋国、魏国持续数百年的传统称霸局面,历史由此才迈进新的章节。其后的合纵连横也好,远交近攻也罢,实质都是从此开启。

这个联合策略可以归纳为“四角向心”。

秦国、齐国、楚国、赵国,也包括韩国,各国携起手来,一起向中间攻打魏国,让它同时四面受敌,注定单拳难敌多手。

开启这一历史大幕的,并非秦国,而是齐国。

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前342年),齐国坚定了“围魏救韩”的决心,再也不像桂陵之战时避重就轻,而是切切实实的救援韩国,在韩魏国土上的马陵,首次取得歼灭魏军绝对主力的重大胜利。(目前流行的马陵之战,“马陵”所在地都不正确,它不可能在大梁以东,只能在大梁以西,可以参考我以前写的文章。)

真正的决战在下一年——“二十七年五月,齐田盻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九月,秦卫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郸伐我北鄙。王攻卫鞅,我师败逋。”(《竹书纪年》)

齐国(宋国)、秦国、赵国,应该也包括韩国、楚国,在各国四面八方的联合围攻下,魏国这个“中央霸主”终于从巅峰开始滑落。

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徐州相王”,魏国正式交出霸主宝座,由齐国接任。这是战国历史霸主地位的第一次更迭。

这个阶段,有两个人的作用,直到今天都没有得到实质发现与承认。

一是商鞅,他怂恿魏惠王称王、联合各国削弱魏国的谋略,是开启之后合纵连横策略的真正滥觞,只有“四角向心”成功后,才可能有所谓的合纵连横。

换言之,如果纵横家真有祖师爷“鬼谷子”,那他其实应该就是商鞅。

二是田盼。他是将魏国从霸主地位拉下来的“战神级”名将,甚至于,我以为,后世所熟悉的“孙膑”,其实就是田盼,至少孙膑的那些战场荣耀和知名度,实质应是属于田盼的。

希望真相可以验证我的推测,留待后世吧。

3、合纵连横

前334年至前284年,是齐国的称霸阶段,持续五十年。

这个阶段的历史主流,无疑是“合纵连横”,即各国在外交战场上的纵横捭阖。战国历史上那些享誉后世的纵横家,多数出自这个阶段。

第一个是公孙衍(犀首),他算是纵横家真正的“大师兄”,虽然他实质成就并不多,但他最大的贡献是,在“齐秦楚称王”后,他成功组织了“五国相王”,让战国七雄都纷纷称了王,这在体制上无疑是重大突破。

之后就是张仪(秦)、陈轸(楚)、孟尝君(齐魏)、张丑(齐)、李兑(赵)、苏秦(燕)、周最(东周公国)等纵横家的舞台,他们是主导这段历史真正的核心人物。

而“合纵连横”存在规律,那就是,它真正发挥作用,一定是最极端的情况:某个大国在外交上完全彻底孤立,导致被其它所有国家联合攻打。

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削弱一个大国。

但摸索出这个规律,历史实际花了30年左右,直到楚国成为第一个“中枪”的大国。(以前301年垂沙之战为标志。)

在此之前,是合纵连横初期混沌的阶段,各国基本上是“朝秦暮楚”,同谁联合、与谁敌对,一直都在不停的变化和摸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战争有两场,一是公孙衍于前318年组织的“第一次合纵伐秦”,以秦国击败三晋而告终。

第二个,应该就是可以被称作战国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以秦楚丹阳蓝田之战、秦齐濮水之战等诸多战役共同组成的,发生于前312年-前311年的一系列重大战争。

在这场世界大战中,楚国、齐国、宋国作为一方,而秦国、魏国、韩国、赵国、燕国成立“五国联盟”,甚至连越国都掺和进来,加入五国联盟,协助攻打楚国。

战火所及,“全世界”的所有国家,无一幸免。

大战的真正导火索是齐国“灭燕”,引发国际震荡。秦国出面组织合纵伐齐,然而张仪终究没有搞定楚国、拆散齐楚联盟,战事由此爆发。(张仪从来没有以“六里六百里”的口误忽悠过楚怀王,甚至被“玩”的反而是张仪,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我以前的文章。)

虽然五国联盟最终取得胜利,但整个国际态势依然是势均力敌的状态。这也可以理解,毕竟齐楚联盟犹在,楚国地大物博,齐国又是头号强国,根本无从彻底战胜。

这也是合纵连横策略实践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混战乃至大战局面。

因为国家之间按照外交立场可以出现多种组合,一旦对立双方各都有超过两个大国的联盟,比如秦国魏国VS齐国楚国,世界大战就不可避免。历史早已上演、测试过了所有的可能性。

“合纵连横”真正突破混沌局面,正是在前301年。

在“二战”后,楚国逐渐抛弃和齐国的联盟,向秦国靠拢(主要因为宣太后和穰侯在秦国的上位),然而吊诡的意外发生了,楚国太子熊横在秦国失手干掉了一个大夫,拍屁股跑了,导致秦楚彻底翻脸。

本来秦国这一段一直是以齐国作为合纵目标,而且几乎就要成功,然而熊横这一出,正好让楚国替齐国挡了枪,“合纵伐齐”也立马变成“连横攻楚”。这是战国史走势上极大的意外,是齐国的一个不小运气。

秦、齐、魏、韩四国联合进攻楚国,以垂沙之战为起点,后续秦国持续进攻,再加上内部爆发的“庄蹻起义”,楚国终于开始走向衰落。

之后就是孟尝君的表演,他先是于前298年组织“第二次合纵伐秦”,两年后成功攻入函谷关,彻底羞辱秦国和嬴稷;紧接转战燕国,在权之战中大败燕军,让燕昭王“辛辛苦苦十几年,一战回到继位前”;之后他又挥师击败楚国,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

齐国的霸主地位,由此继续得到巩固。

可惜好景不长,决定齐国国运的拐点很快出现,这就是前294年“田甲劫王”,齐湣王和孟尝君彻底闹翻,孟尝君出走魏国,余生以打击齐国为己任。

整个国际局势也以孟尝君的个人人脉重新划线,东西方齐秦联合,共同对付中间五国。这才有了“齐秦互帝”,以及白起登上历史舞台的“伊阙之战”、重创韩国。

当世两大强国联手、陆续蚕食各国,这无疑是不可接受的,各国纵横家都在努力,但真正将之拆散的,却是苏秦。

这位战国历史上最神秘也最伟大的纵横家、间谍,最终成功怂恿齐国灭宋,让齐国真正成为众矢之的。

前284年,以秦国为盟主,以燕国为中流砥柱,以乐毅为联军统帅,“五国伐齐”。楚国先以齐国盟友身份参与进来,却最终反水、干掉齐湣王。齐国由此被彻底踹入深渊,几乎亡国。

至此,齐国不仅交出霸主宝座,之后更是几乎形同隐身,直到六合一统时“光荣”投降。

纵观历史,“合纵连横”策略最实质的贡献是,连横削弱楚国,合纵重创齐国。自此,霸主地位转到秦国头上,并一直持续到最终统一。

4、六合一统

前284年至前221年,便是秦国成为头号强国并重创各国、实现一统的历史阶段,前后持续六十年。

虽然是范雎于前270年左右实际提出的“远交近攻”,但在之前的20多年中,秦国实质上已经在这么操作,先近后远、以迂为直、见缝插针,陆续重创山东各国。

先是前279年的鄢郢之战,重创楚国。之前几年中,秦国陆续攻打了魏国、赵国等国,进展反复,事实上处于摸索阶段,直到战略家司马错从巴蜀进攻楚国,验证了“得蜀即得楚”的正确战略规律,秦国这才迈上“一统六合”的最初正确轨道。

白起从司马错的战略战法中得到启发,从汉水方向展开突袭,上演了比项羽还早七十年的“破釜沉舟”,以大水冲击鄢城,带走楚国数十万士兵百姓,攻占郢都,逼迫楚国狼狈迁都。

前273年,白起“八日奔袭千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华阳之战”,歼灭魏赵15万联军(魏军13万),重创魏国。

接下来便是赵国。因“胡服骑射”而强大起来的赵国,是战国军事史上的真正意外,事实上成为秦国一统的最后一头拦路虎。

因为穰侯的战略失误,赵国于前269年取得阏与之战的大胜,国际声望甚至一度超过秦国,成为山东各国所依靠的新“大腿”。

穰侯由此失势,范雎用事,“远交近攻”成为秦国真正国策,在这一正确策略的指导下,又赶上赵孝成王的能力低劣以及赵括的愚蠢,白起在长平之战中一战全歼赵国45万有生力量,彻底重创赵国。(长平之战实际只持续半年,绝非三年。)

如果不是范雎的阻挠,白起于长平之战后“旋风灭赵”,当属大概率事件。

此时的山东六国,已只剩下“合纵自保”一条路,信陵君由此两度力挽狂澜,先于前257年邯郸之战拯救赵国,再于前247年组织“第四次合纵伐秦”拯救魏国,延缓了秦国的东扩步伐。

由此,破解六国合纵就成了秦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吕不韦给出了答案,并切实实现,那就是“接地于齐”,让秦国和齐国的土地完全接壤,犹如“腰带”般从中间将山东各国彻底隔断,让其再也无法实质合纵。

前241年的“第五次合纵伐秦”,是山东六国的最后一次反扑,它的失败,标志着合纵策略的彻底破产。

当秦王嬴政于前238年正式执政时,一统六合的时机事实上已经完全成熟,他当仁不让,听从尉缭、李斯的建议,施展“金钱、宝剑、精兵良将”三大法宝,搞乱各国内政、挑拨其自相残杀,为大军攻伐铺路。

讽刺的是,鉴于山东各国君主都怀有扩张乃至“一统”梦想,他们的自相残杀也并非完全出自秦国挑拨,比如秦国唯一没有削弱的燕国,正是因为燕王喜的野心,被赵国于前251年的鄗代之战中重创,让秦国在间歇期居然都能做了把“渔翁”。

在一统六合的收官阶段,秦国最大的麻烦是由赵国及李牧所制造,在宜安之战尤其是番吾决战的惨败后,秦国痛定思痛,终于完善一统六合的“顶层战略设计”,确定“先近后远、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灭国策略,于前231年第一个攻灭韩国,真正走上正轨。

前221年,经过十年摧枯拉朽、波澜壮阔的灭国战争,秦国最终消灭山东六国、彻底实现六合一统,秦王嬴政晋升“秦始皇”,长达230年的战国历史,以大一统帝国的缔造而最终落下帷幕。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