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7 16:43:40 | 浏览:1967
北关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关于从严从紧加强疫情防控的通告
(2022年33号)
为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从严从紧加强疫情防控相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格小区(村庄)管理
要严格落实“五个一律”的管理制度。所有小区(村庄)一律实行封闭管理,一个小区(村庄)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安排值守人员,严格落实扫码、测温、佩戴口罩、进出登记等制度;要加强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安人员的精准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第一时间向街道(镇)报告,一律实行集中隔离;对排查出的非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安人员,一律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集中隔离转居家隔离人员一律封门闭户,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小区(村庄)人员一律不准串门、不准扎堆聚集,公共场所定期巡检、消杀。
二、严格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管理
1、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务大厅、医疗机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交通场站、餐饮等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凡进必扫场所码、健康码和查验行程码,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一米线及场所消毒等防控措施,并设立门岗及流动哨加以监督。对酒店、宾馆、民宿等具有留宿功能的场所入住人员和向辖区农贸市场运送货物的外来人员,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行程码,扫场所码。密闭公共场所设置流动监督员,监督、劝导人员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经劝阻无效且影响公共秩序者,由公安机关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发现红码、黄码以及带*(星号)人员,须及时报告,落实管控措施。
2、严格做好学校、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一律暂时关停,停止线下教学培训活动。学校要按照规定持续对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每周进行2次核酸检测。学生按照“班级数×3”的标准,每周进行2次核酸检测。坚持每日健康监测及“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有感冒、发热症状的学生,要在当天迅速上报学生及家长半个月之内的行程轨迹。发热的学生及学生家长要在24小时内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有寄宿制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
3、药店继续停售感冒、抗病毒、发烧、咳嗽类药品,非指定发热门诊不得收治发热病人。
三、严格核酸检测
1、严格市外来(返)安人员核酸检测。安阳市外来(返)安人员须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安。乘坐火车、汽车等入安,未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要在车站或高速公路出站口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未进行核酸检测的,健康码赋黄码,核酸检测结果无异常后,健康码调整为绿码。
2、中高风险地区所属地市人员入安后健康码即赋黄码,黄码人员允许返回居住地,未解除黄码前,除核酸检测外非必要不外出,落实72小时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三天两次),按照规定完成核酸检测且结果无异常者,健康码调整为绿码。尚未调整中高风险地区但有本土疫情的地级市中,非管控区域的人员入安,全部实行“落地查”措施,即:入安后24小时内均须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未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者,健康码赋黄码,并落实“三天两检”措施。
3、推进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常态化。对区管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每周开展2次核酸检测;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住院超过一周的每周进行2次核酸检测。对养老福利机构、酒店、宾馆、浴池、工业企业、工贸园区、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药店、快递、外卖、物流、交通运输等行业从业人员每周开展2次核酸检测。
四、严格控制人员聚集
1、一般性公务、商贸等活动一律暂停举办。
2、继续坚持“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3、麻将馆、棋牌室、农村集会、庙会及人员聚集的商业性营销、促销等活动暂停开放和举办。
4、所有网吧、游戏厅、KTV、歌舞厅、剧本杀、洗浴等密闭式场所暂停营业。
5、各类养老院、福利院等特殊场所实行封闭管理,暂停探视。
6、各旅游景区、影剧院等公共场馆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原则上室内接待人员上限不得超过容载量的50%,室外不超过容载量的75%。
7、公园、广场等各类空旷露天场所健身活动一律暂停。
五、严格个人健康管理
1、安阳市外来(返)安人员抵安后,需加强自身健康监测,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
2、时刻关注个人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立即前往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就诊,如实向接诊医生告知近期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就医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广大辖区居民如接到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本人是密接、次密接后,请立即停止参加人员聚集活动、立即停止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立刻向本人所在地社区(村)报告,做好个人防护,按照工作人员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六、严格做好疫苗接种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安全、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目前,我区各接种点疫苗充足,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未接种的尽快接种,已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尽快接受加强免疫;家中有3-11岁无接种禁忌儿童未完成两针免疫的家长朋友,尽快带领孩子完成全程免疫,做到“应接尽接”;60岁以上老人为易感人群,60岁以上老人无明显接种禁忌的,应尽快接种,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北关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2年3月18日
整理发布:安阳零三七二
下载安阳信息网APP(零三七二),及时获取安阳热点信息!
寒假期间,又到了家里孩子的快乐时刻。不过,频繁看手机、打游戏,孩子的小眼睛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小眼镜”。家长们快跟随教育小微一起,把有关近视的知识学起来吧——01坚持不戴眼镜,近视会得到改善。这是真的吗?有不少家长认为,近视了如果一直不戴眼镜
随着高考结束,暑假来临,不少准大学生将“摘掉眼镜”列为愿望清单,准备去医院做近视手术;还有不少中小学生为了控制眼睛近视度数,或佩戴角膜塑形镜,或佩戴防蓝光眼镜。对于以上这些防控近视的方法,本市第四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梁静给出专业提醒。近视手术近
在今天(11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发布了《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明确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点,着力提高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改进率和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0—3岁幼儿应禁用电子产品学前阶段,从加强户外活动、控制电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医师 冯庆阳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郭思 通讯员 林惠芳图/视觉中国2020年6月6日,我们迎来了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其中宣传口号依然强调“科学防控近视,拥有
今天(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教育部发出倡议倡导全国广大家长朋友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一、营造爱眼氛围倡导家长主动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配合学校积极参加近视防控科普活动并向孩子宣讲。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减少对手机、电脑、网络游
近3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0.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如何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如何预防近视?来听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不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近些年我国一直发力的重点。最近,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的量逐渐攀升,记者发现,其中不少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测视力的。家长:从
2021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在今年的“全国爱眼日”之前,教育部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和工作要求,并明确今年的宣教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限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多方位更细致地布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上海对于儿童近
“眼科专家提醒,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几乎是不可逆转的。那些口口声声宣扬‘近视可治愈’的,很可能是骗子。”□冯军福每年的全国爱眼日,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呼声都会再度高涨起来。然而,略显尴尬的是,最近有媒体曝出,一位家长因为急着给孩子恢复视
如今可供选择的近视眼镜有很多,作为时下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热门眼镜,近视离焦眼镜和OK镜备受青睐。但是,到底谁才是近视防控的NO.1呢?今天,希小玛就给大家从各方面分析分析~近视离焦眼镜、OK镜有什么区别?两者都是目前青少年近视防控较为科学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