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7 18:29:40 | 浏览:778
新闻发布会现场(安阳日报记者 郭有明 摄)
2025年 安阳制造强市地位基本确立(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
李立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田文红市财政局财政国库支付中心主任
刘新凯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洪 伟市科技局三级调研员
王 智市发改委四级调研员、创新和高技术科科长
主持人
朱红杰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
安阳日报记者 牛思明 实习生 李佳婕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我市结合实际,从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路径等方面积极谋篇布局,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7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落实‘十大战略’助推安阳发展”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换道领跑”战略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立军介绍,经过多年发展,我市规上制造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已超过80%,是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支撑点、结合点,是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所在。到2025年,安阳制造强市地位基本确立,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基础基本奠定,以“主导产业为引领、优势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柱、未来产业为先导”的高能级“344+N”先进制造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30%。
在落实“换道领跑”战略方向上,我市将筑强主导产业集群引领基本盘。坚持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承接转移、强链延链,着力引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到2025年,精品钢及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55%,率先实现“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
再造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优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方向,加快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颠覆模式高位嫁接。到2025年,推动精细化工、食品制造、纺织服装、绿色建材四大优势传统产业形成“新制造”,焕发新活力,再造新优势,跨入新兴与未来产业“新赛道”。
抢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制高点。坚持“无中生有”“有中育新”“优中培新”,加快细分领域建链、优链、扩链、融链,着力打造一批百亿级集群和现代化产业链,形成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安阳特色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到2025年,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25%,实现由经济“支撑”向经济“支柱”跨越。
开辟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新赛道。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以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未来产业基地化布局、集群化发展、规模化提升。推动大数据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氢能和储能等现有产业未来化,强化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科学、未来网络等未来技术产业化。到2025年,未来产业在技术、产业和应用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建成区域重要的未来产业先导区、示范区。
在实施“换道领跑”战略路径上,我市将从8个方面发力。集群强链提升,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的原则,加快培育千亿级、五百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由块状分布到现代集群协同转型,形成一批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盟会长+链主”提升机制,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重点打造22个现代化产业链,先导布局6个未来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
创新高地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强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坚,实施“揭榜挂帅”,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系统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支持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推动实现研发活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覆盖。
技术改造深化。加快制造业绿色化、精益化、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改造,实施“千企千项千亿”技改工程,推动1000家企业实施1000项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达到1000亿元,实现规上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促进全市制造业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动能转换持续加快、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到2025年,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年均增长20%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稳步提升。
数智融合赋能。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分行业推进与梯次培育相结合,持续开展省、市两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培育工作。推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高“两业”融合水平。布局5G、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中心、千兆光纤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打造新基建产业生态,培育壮大新制造经济。到2025年,新增8家市级以上智能工厂、20个市级以上智能车间,打造20个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市级以上工业(行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0家。
优质企业培育。大力培育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中高端的制造业“头雁”企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链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在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机制,构建支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字塔”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促进现有企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项目投资支撑。坚持“项目为王”导向,建立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库,发布年度先进制造业投资计划。完善签约项目加快落地、落地项目加快开工、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在建项目加快投产、投产项目加快达效、达效项目长效推进机制,分期、分批谋划和滚动实施重大制造业项目,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项目签约、开工、投产、达效等环节无缝衔接、压茬推进、梯次跟进,投资效率不断提升,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绿色低碳制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进绩效分级差异化减排。深化节能技术改造。开展绿色设计,强化绿色供应链建设。稳步推进重点行业、开发区碳达峰碳中和,创建一批省级碳中和试点示范企业。到2025年,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超过20家,绿色园区3个以上。
开放合作发展。围绕打造11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2+6”条重点产业链,瞄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和中高端,深化集群产业链式招商,强化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引进与落地。制定发布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指南,有序引导各县(市)区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各县(市)区每年引进两个10亿元以上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支持以制造业为主的开发区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升承接先进制造业项目的品牌凝聚力。
作为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关系到群众的切实利益和基层经济收益,尤其是闲置镇村阵地的盘活利用,不仅考验地方的市场把握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更是集中体现了基层的治理能力。2019年,四川省
湖清水绿的安阳。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阿娜摄秀美文峰。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摄□本报记者谢建晓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之甜太行为屏,洹水为带,千年帝都立潮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阳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之甜 通讯员 闫明杰企业兴,则经济兴,城市兴。7月7日,记者从安阳市“万人助万企”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该市正在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按照“躬身入局、履责于行、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要求,在全市上下掀起“万人助万企”活
安阳是河南省最北端的一个地级市,远在黄河北边,从安阳到郑州黄河边直线距193公里,东到濮阳黄河边113公里,是典型的河北地区,为何最终会划到河南省?原来这是从历史传统和军事防御角度考虑,明太祖朱元璋将安阳划归河南省。南宋以前几千年的时间里,
安阳之名,始于东周时期的战国末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安阳自古就是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历史深厚,文物众多。自殷商以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朝在此建都,故
生而不凡,为城势而来领地所至,经典随之以轴为心,铸造新的城市肌理择址筑家,利源与城市共成长*示意图* 一个城市中轴,往往是最重要的城市主干道,必是执掌城市中心和繁华所向。一座住宅,坐落中轴之上意味着更优越的占位、更臻奢的享受,以及更宽度的风
8月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系列发布第八场北关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北关区全力稳经济促发展的情况。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稳定市场主体,北关区出台了《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拿出真招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 记者 刘学中)日前,安阳市殷都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国强,副主任杨清华、马红旗,基层卫生股股长赵清亮一行到殷都区洪河屯乡卫生院开展调研。洪河屯乡卫生院院长徐化庆就医院基本情况、“7S”管理、学科建设、医共体建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荆州社会正文 来源: 荆州新闻网 时间:2021-08-02 20:45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辉)8月2日晚8时,荆州市沙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沙市区外省关联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有关情况,介绍防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但是袁世凯死后,却没有安葬在自己的故乡项城,而是安葬在了安阳。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两步。第一步,为什么不安葬项城。第二步,为什么是安阳?项城是袁世凯的老家,但项城伤害了老袁,以至于他对天发誓,永远不再回项城。项城